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快讯> 新闻快讯
阜阳市颍泉:“菇”足干劲促振兴
发布时间:2024-01-19 14:01:26 【字体:


隆冬时节,走进“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”的颍泉区菌菇产业园,上百座香菇大棚连成一片,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地排列在架子上,一个个菌菇棒上面冒出了密密麻麻的“骨朵”,一簇簇争相冒头的小香菇探出“小脑袋”,鲜嫩诱人。菇农们穿梭于大棚之间,搬运、堆放菌棒,一派繁忙景象;采摘、分拣、装筐,品尝着丰收的喜悦。

“一村一品”:颍泉香菇成亮丽“名片”

近年来,颍泉区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产业来抓,着力构建“一镇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的新格局,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特色优势,力求将产业做特、做优、做大、做强,扶植规模化产业,做足“土特产”文章。全区先后打造出中市香菇、闻集草莓、伍明预制菜、行流菊花、宁老庄速冻果蔬等品牌,创新产业发展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“加速跑”。

而在安徽共同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制棒车间,工人们正忙着加工香菇菌棒,木屑经过预湿、配料、搅拌、制袋、灭菌、接种程序后,变身成一个个菌棒营养基,被工人摆放到架子上,安置到条件适宜的仓房里培养菌丝。

“这个大棚内共有1万棒香菇,10天左右就能出菇。一年两茬,可产3万斤香菇,扣除成本每斤能赚一两块钱,一个棚子一年净收益五六万元。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、该公司负责人周雷雷说他多年从事双孢菇、杏鲍菇等食用菌生产,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。

为了支持本地香菇产业发展,颍泉区不仅提供产业资金支持,派人到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学习,还安排科技特派员入驻园区指导发展,引导农户成立食用菌行业协会。食用菌保持产销两旺势头,产品除在本地畅销外在,在长三角地区颇受青睐,“中市香菇”如今已是一张闪闪发光的“地方名片”。

自制菌棒:走向国际市场

颍泉区菌菇产业园右侧,可以看见一间新建的标准化厂房,这里是企业的现代化制棒车间。

由于种植香菇的农户越来越多,香菇菌棒的需求量不断增大,单纯依靠从外地购买,不仅运费高,旺季还可能订不到货。要做大做强本地香菇产业,必须有自己的菌棒生产厂。 

周雷雷算了一笔账:与外地采购的菌棒相比,本地产的菌棒每棒售价低0.7元,且质量可靠,厂里还附带提供技术指导。以1个农户种两棚香菇计算,1棚香菇一年种两茬,约用1万个菌棒,如果从外地采购,瑕疵率约占10%,从本地购买,1年就能节省成本1.4万余元。

去年春天,产业园上马了香菇菌棒自动化生产设备,一天可以生产1万棒菌棒,年产300万棒,菌棒销除满足附近农户需求的同时,还将出口到香菇需求量较大的日本、韩国等地。

三产融合:“小蘑菇”打造“大产业”

“老乡在这里既可以挣钱,又可以学技术,学会了他们自己干,又成了我的合作伙伴。实实在在地带动着周边地区群众实现就业增收。”在基地里,周雷雷在香菇种植、采摘、分拣、加工等环节均亲自监督,严把质量关。

“我在这里上班几年了,现在每月工资有3000多块钱,离家才几分钟路程,方便的很。”附近村里的陈丽说,“感谢党的好政策,产业基地也有了,家乡建设更漂亮了,大伙可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,打心眼里感到幸福。”

2022年以来,区里共整合财政衔接资金3500多万元,重点扶持了中市香菇主导产业,建设菌棒生产厂2个,香菇种植大棚77个。目前全区龙头企业2家,规模种植基地25家,带动周边150户农户,种植面积达1000亩,年产值4600万元,有力的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就业,增加家庭收入。”颍泉区乡村振兴局负责同志说。

周雷雷表示:“香菇耐储存,二产利用率高,适合深加工,可以加工成香菇酱、香菇片等多种食品。下一步,基地准备打造香菇全产业链,建设香菇食品加工厂,加工香菇酱、香菇干等袋装食品,延长产业链,促进三产融合发展。”

如今,在颍泉菌菇产业园,引发企业带大户、大户带散户、散户链接千家万户的产业集群。群众由“不敢种”到“抢着种”、“单打式”到“抱团式”、“企业赚”到“多方赢”的转变,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裂变式发展,“小蘑菇”撑起农民“致富伞”。

一朵朵小蘑菇,铺就了颍泉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