泉政办〔2024〕2号
各镇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各园区管委会,区直有关单位:
《颍泉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》已经区政府同意,现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(此件公开发布)
颍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
2024年1月22日
颍泉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
为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秸秆资源,发展肉牛养殖产业,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,增强肉牛供给保障能力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根据《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阜阳市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》(阜政办〔2023〕16 号)精神,结合实际,特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,以种养结合、农牧循环、绿色发展为导向,以政府推动、市场主导、联农带农为原则,加大政策支持,强化科技支撑,优化区域布局,大力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,坚持全产业链开发,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,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、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,打造优质肉牛生产和牛肉加工供应基地。
二、目标任务
到2027年,全区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。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40%以上,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4.5万头,其中出栏1.8万头,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%以上,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,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5%以上。
三、基本原则
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。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肉牛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,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和养殖粪污因地制宜利用,协同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,促进种养结合、农牧循环、可持续发展。
坚持品种培育、做强品牌。坚持培优品种、做强品牌。坚持肉牛品种改良方向不动摇,母牛冷配技术应用不改变,强力推进肉牛品质改良,提升肉牛个体质量。坚持延链强链,强化肉牛品牌培育和文化打造,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,全力做好“畜头肉尾”增值大文章。
坚持项目引领、龙头带动。把招商引资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全产业链发展的主攻方向,以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建设和高质量发展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坚持联农带农、产业富民。把维护农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健全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,保障养殖主体权益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
坚持系统思维、防范风险。把加强风险防控作为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,强化风险管控,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能力,加强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,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四、发展思路
围绕“龙头带动、项目推动、示范引领、联农带户”的发展思路,加快推进“一市、一街、两基地”项目建设(“一市”即易牛天下智慧牛市,“一街”即牛文化特色街区,“两基地”即国家级优质母牛繁育基地和冷链物流集散地);构建良种选育、母牛扩繁、肉牛育肥、活牛交易、食品加工、兽药饲料研发、饲草供应、物流商贸体系。
五、重点任务
(一)实施饲草饲料供给保障提升行动。积极争取并实施 中央财政“粮改饲”项目,推广青贮玉米种植,强化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供给保障能力。发展专业化企业和服务组织,推进饲草饲料专业化生产,建立健全秸秆和饲草收储、加工、流通、配送体系,促进小麦、玉米秸秆等非粮饲料资源高效利用。到2027年,全年玉米秸秆青贮(黄贮)量力争达到15万吨;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达到60家以上,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到35万吨左右。〔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、各镇(街道、园区)。排名第一为牵头责任单位,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镇(街道、园区),不再单独列出〕
(二)实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行动。建设肉牛品种改良站(点)11个以上,完善配套生产性能测定设施设备,优化品种结构,提升我区肉牛品种市场竞争力。到2027年,建设存栏2—10头以上母牛养殖户1200户,存栏50头以上的母牛繁育场10家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)
(三)实施规模养殖体系构建行动。按照“小群体、大规模” “龙头带动、整村推进、分户饲养”等发展路径,支持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牧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带动作用。积极推行“1+1+N”养殖模式,即:符合条件的镇(街道办事处)建设1个肉牛养殖示范场、符合条件的村建设1个肉牛养殖示范点,带动全区N个养殖户适度规模饲养基础母牛和育肥牛,探索“母牛分户饲养、犊牛集中育肥”的产业发展模式。鼓励通过“公司(农民专业合作社)+农户(家庭牧场)+市场”等方式,鼓励引导企业、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,形成担保贷款、托养分红、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,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。大力推广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典型模式,加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力度,优先支持发展基础母牛繁育,发挥示范带动效应。到2027年,全区肉牛规模养殖场(小区)达到80家以上,养殖专业户150户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)
(四)实施牛肉加工能力提升行动。加快推进“规模养殖、集中屠宰、冷链运输、冰鲜上市”发展模式,促进“运活畜”向“运鲜肉”转变,支持新建牛肉分割包装加工企业。大力发展牛肉精深加工,重点支持企业开发牛肉高档休闲产品,生产高端牛排、功能牛肉丸制品等新产品。到2027年,全区牛肉分割包装加工企业达5家以上,牛肉分割包装加工能力达10000头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经济和信息化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)
(五)实施品牌创建与市场拓展行动。推进肉牛品牌建设,积极创建“颍禾泉”等公共区域品牌商标,挖掘推广颍泉“牛肉汤”、“牛肉面”、“牛肉馍”等特色小吃,大力发展酱牛肉、卤牛肉、牛肉干、牛肉酱等牛肉产品深加工。逐步打造牛文化一条街,促进肉牛产业与文化、旅游、科普、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。搭建品牌营销推介平台,积极组织肉牛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、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(小岗)大会、合肥农交会等展会。支持优质肉牛产品入驻阜阳市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。充分利用电商平台、“互联网+”等各种新兴手段,加大与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合作,拓宽营销传播渠道,不断提升全区肉牛品牌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和影响力。强化肉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提升检验检测能力。到2027年,培育牛肉深加工企业3家以上,其中年产值2亿元以上企业1家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商务局、区文化旅游体育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财政局)
(六)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。实施好商品有 机肥推广应用项目,大力推广“截污建池、发酵还田,一场一策、制肥还田,区域收纳、集中处理”的“3+N ”路径模式和区域有机废弃物全利用、区域利用全覆盖、复合利用全循环的“三全”模式。按照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原则,加强对规模养殖企业的日常执法检查,落实规模养殖场(户)主体责任。强化指导服务,大力推广场床一体化改建和发酵垫料养殖技术及牛粪养殖蚯蚓、种植食用菌等利用途径,推动解决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难题,打通农牧循环“最后一公里”,全面提升肉牛绿色养殖水平。支持依法依规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,促进粪肥低成本就地就近还田利用。到2027年,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7%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生态环境分局)
(七)实施肉牛疫病防控能力提升行动。实施好口蹄疫强制免疫,提升口蹄疫、布鲁氏菌病、结核病、牛结节性皮肤病、炭疽等动物疫病监测预警、应急管理能力,切实保障肉牛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。加强外埠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我区监管,进一步规范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,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补助机制。健全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,依托兽医行业相关企业、社会组织、防疫服务队等主体,进一步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。鼓励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,为肉牛养殖场(户)提供有偿技术服务,完善配种、防疫、诊疗、营销等服务功能。到2027年,创建无疫小区或疫病净化场1家以上,确保口蹄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90%以上,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70%以上。出栏肉牛产地检疫率,病死肉牛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升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)
(八)实施肉牛产业强镇强村建设行动。结合现有养殖基础以及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,积极创建以肉牛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、强村,积极创建肉牛养殖示范镇、示范村、示范户。以镇、村为单位,统筹安排饲草料种植、秸秆收贮、肉牛养殖、疫病防控、散养户粪污集中收贮、资源化利用等工作,支持肉牛产业种养加销全链条发展,增强内生发展动力,把肉牛产业培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。到2027年,创建肉牛产业强镇(街道)2个、强村10个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农业农村局、区生态环境分局、区财政局)
(九)实施肉牛产业数字赋能行动。依托全市智慧畜牧数据平台,实现肉牛产业向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变。对全区肉牛佩戴识别耳标、登记造册,实现肉牛产业“数字化管理”。强化信息共享,打通与保险、金融等部门之间连接,实现便捷式“戴耳标、上保险、放贷款”的活体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。重点围绕提升圈舍环境调控、精准饲喂、疫病监测、畜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,利用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试点建设智慧肉牛养殖场。采用二维码、射频识别等技术,全程记录养殖、检疫、调运、屠宰、流通等信息环境,提升肉牛产业信息化管理水平。到2027年,全区存栏肉牛90%实现肉牛产业“数字化管理”,创建智慧肉牛养殖场6个。(责任单位:区数据资源管理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)
(十)实施肉牛交易中心建设行动。高规格建设线上线下融合、运输配送方便、防疫设施先进的肉牛交易大市场,兼具寄养交易、金融结算、电子商务、物流配送等多种功能和服务,探索建立饲草、饲料、兽药、养殖设备、社会化服务一站式采购的综合型肉牛交易中心。培育壮大肉牛经纪人队伍,搭建肉牛产业购销合作桥梁。到2027年,建成辐射皖北乃至全省的肉牛交易市场1家以上。(责任单位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商务局)
六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成立颍泉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,区委、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,区委、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,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。加强顶格统筹,协调推进、政策制定、重大事项研究、工作督导落实等。抽调有关单位业务骨干,组建肉牛产业发展服务中心,具体承担领导小组(办公室)交办事项。各镇(街道、园区)政府参照组建领导小组、办公室和服务组织,推进重点工作落实。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,对肉牛产业发展进展情况开展检查指导,督促通报,并将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。(责任单位: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领导小组)
(二)强化宣传引导。积极营造肉牛产业发展氛围,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作用,做好舆论宣传。加大对肉牛奖补政策的宣传,提高政策知晓度。加大对肉牛特色产业宣传力度,进一步提升肉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。大力宣传肉牛产业发展政策导向,充分挖掘、总结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,探索打造颍泉模式、颍泉经验。每年开展一次“牛王”争霸赛,营造良好的肉牛发展氛围。(责任单位: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、区委宣传部)
(三)强化政策支持。强化财政投入保障,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和撬动作用,对新建牛舍,能繁母牛引进,能繁母牛产犊等给予适当的补贴;支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,扩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,鼓励引导养殖用地经营权流转,鼓励闲置、废弃养殖场“腾笼换鸟”、改造升级,通过采取弹性供地、点状供地等多种方式优先保障肉牛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;建立财政、银行、担保、保险、基金“五位一体”协同支牧机制,开展养殖圈舍、设施设备、肉牛活体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,不断满足肉牛产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主体资金需求,并引导金融资本、社会资本投入肉牛产业;落实各级秸秆饲料化利用政策;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,补贴资金重点支持秸秆饲料收贮加工机械购置,提升秸秆收贮和加工机械化水平。(责任单位:区财政局、区委组织部、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、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、区农业农村局)
(四)强化技术服务。持续开展“畜牧科技进万家”活动,力争肉牛规模养殖企业技术指导全覆盖,探索开展“科技特派员+家庭牧场+科技服务”的成果转化模式。依托各级各类人才计划,加大人才招引力度,积极引进肉牛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。培育家畜(肉牛)繁殖员、动物疫病防治员和动物检疫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选手。落实畜牧兽医人员职称评价机制,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,向服务基层一线人员倾斜。继续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,充实畜牧兽医基层专业人才力量。做好肉牛养殖场项目选址、立项、用地审批、用水、用电、环保、禁养、金融担保等指导服务,简化有关审批程序,推进“ 一窗受理”。(责任单位:区科技局、区林业局、区司法局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农业农村局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区总工会)
附件:1.颍泉区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
2.颍泉区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领导小组人员名单
3.颍泉区肉牛产业2024—2027年度发展目标参考值
4.区直部门重点任务清单
附件下载: